本站真誠介紹香港這個「東方之珠」和「亞洲國際都會」

亚洲国际都会 asiasworldcity

当前位置: 主页 > 百科知識 > 百科知識1 >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内容: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位於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漢長安城遺址西南部的西安門裏,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毀於唐末戰亂,存世1041年,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時間最長的皇宮。
未央宮又稱西宮,是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西漢帝國200余年間的政令中心,西漢以後,仍是多個朝代的理政之地,隋唐時也被劃為禁苑的一部分。
1961年3月4日,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文名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外文名 The Site of Weiyang Palace in Chang'an City of Western Handynasty 地理位置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 建築年代 西漢 建築面積 約5平方千米 文保級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榮    譽世界文化遺產 開放時間 全天 門    票 免費 適宜遊玩季節 春夏秋三季 建議遊玩時長 1—2小時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陜西省西安市

未央宮所在的西漢帝國首都長安,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國際都會。未央宮作為漢帝國的“公宮”,是漢長安城中最重要的建築,對中國古代都城建制有著重要影響,以其使用時代最長、宮城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而成為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皇宮之一。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前身)組成漢長安城工作隊,開始了漢長安城考古工作。1961年至1962年工作隊對未央宮範圍進行了初步勘探。20世紀80年代開始,工作隊全面開展了未央宮遺址的考古勘探和重點發掘。
1980年春、秋季對椒房殿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2號建築遺址)進行了初步調查、鉆探。1981年春季進行了復查。1981年10月至12月、1982年2月至5月對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考吉發掘。1983年3月至5月又進行了補充發掘。未央宮第2號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大劉寨村西180米,位於未央宮前殿遺址北330米,天祿閣遺址南275米。
1980年4月至6月、10月至12月對前殿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1號建築遺址)的A區和B區遺址進行了發掘。
1985年12月至1986年1月、1986年9月至1987年5月對中央官署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3號建築遺址)進行丁發掘。該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盧家口村東100米,位於未央宮前殿遺址西北880米,西距未央宮西宮墻105米。
1987年9月至1988年5月對少府(或所轄官署)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4號建築遺址)進行了發掘 。該遺址位於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柯家寨村西南,東南距未央宮前殿遺址400米,未央宮第二號建築遺址(即椒房殿遺址)在其東350米。
1988年10月至1989年4月對宮城西南角樓建築遺址(編號為未央宮第5號建築遺址)進行了發掘。地處西安市未央區三橋鎮車劉村北。
此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10年間,還對未央宮布局形制進行了較全面勘探,對有的宮門、宮墻和宮內道路進行了部分試掘


(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
---------------------------------
本网站以及域名有仲裁协议(arbitration agreement)。

依据《伯尔尼公约》、香港、中国内地的法律规定,本站对部分文章享有对应的版权。

本站真诚介绍香港这个「东方之珠」和「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和「东方之珠」和「亚洲国际都会」是本站的业务地点名称。

本网站是"非商业"(non-commercial),没有涉及商业利益或竞争。


2025-Apr-05 08:27pm (UTC +8)
栏目列表